java 异常处理流程
异常处理是JAVA的一大特色,当虚拟机执行代码出现异常的时候,会抛出相应的异常信息。理解虚拟机异常机制能够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处理异常,不至于导致系统停止运行并可以呈现出友好的异常提示,还可以自己编写异常类来处理相应的错误。
1.异常分类
由上图所示,异常的基类为Throwable,Error、Exception为其子类。其中,Error经常用来用于表示系统错误或低层资源的错误,不是JAVA层面上能够处理的,为不可捕捉异常。Exception中可以分为两类,第一类为RunTimeException,这种异常可以捕捉也可以不捕捉,是运行时异常,例如数组越界、空指针异常;另一类为必须捕捉的异常,例如IOException、SQLException等异常。
2.异常的抛出和捕获
学习异常不外乎就是理解其异常是如何抛出的,还有是如何进行捕获的,这其中包含了5个关键字:throws、throw、try、catch、finally.具体请看如下例程:
1 packagetest;2
3 public classTestException {4
5 public static voidmain(String[] args) {6 TestException te = newTestException();7 try{8 te.method1();9 } catch(Exception e) {10 e.printStackTrace();11 }finally{12 System.out.println("run finally code.");13 }14 }15
16 public void method1() throwsException {17 this.method2();18
19 }20 public void method2() throwsException {21 this.method3();22
23 }24 public void method3() throwsException{25 throw new Exception("Exception in method3");26
27 }28 }
其运行的流程图为:
首先,Method3函数使用关键字throw在方法体内抛出异常,然后在方法上throws Exception,这样就是提示给调用该方法的代码一个提示:运行这个方法会抛出异常,需要进行处理(可以继续抛出或者进行捕获处理);然后Method2方法内部调用Method3方法,不捕获异常,则再次抛出异常,Method1方法内部调用Method2方法,依然不捕获异常,又在方法名后方throws Exception,最终方法Main方法对Method1方法进行捕获异常,使用try关键字包含会产生异常的代码,随后catch相应的异常做相应的处理,最终使用finally关键字执行后续代码,无论是否捕捉到异常,fianlly中的代码都会执行。
这段代码执行后控制台打印如下信息:
java.lang.Exception: Exception in method3
at test.TestException.method3(TestException.java:23)
at test.TestException.method2(TestException.java:19)
at test.TestException.method1(TestException.java:15)
at test.TestException.main(TestException.java:8)
这段代码模拟了一般出现异常的普遍现象,此方法将此 Throwable 对象的堆栈跟踪输出至错误输出流,作为字段 System.err 的值。输出的第一行包含此对象的 toString() 方法的结果。剩余行表示以前由方法 fillInStackTrace() 记录的数据。
作者:于东斌
来源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5411480/article/details/114074942
版权声明:
1、JavaClub(https://www.javaclub.cn)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由作者投稿、网友推荐和小编整理收藏优秀的IT技术及相关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、程序等,其均来自互联网,本站不享有版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、本站提供的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,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,不得侵犯相关权利人及本网站的合法权利。
3、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,请及时通知本站(javaclubcn@163.com)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及时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