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只有java才有架构师
原标题:为什么“他”能成为一名Java架构师?“我”只能当一名基层码农
成为架构师,需要经验和眼界
老码农分为两种:游击队和板凳王
坐穿板凳有利于积累经验,而不利于开拓眼界
游遍四海有利于开拓眼界,而不利于积累经验
码农的生活是高压的,唯有热情可以驱使你一边吃着苹果,一边又去摘梨
然而,又有多少热情没有随时间而冷却呢?
自古以来,金字塔结构(人群分个三六九等、高中低三档)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,这是客观规律。恐怕再过千万年,也是如此。
人类社会为什么普遍、长期存在金字塔现象?其他动物,比如蚂蚁、大雁社会,有吗?这个问题就很深了,刨根问底有难度,也许应该问上帝。
金字塔结构/现象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多数人做不了软件架构师。不光软件工程行业如此,能做技术领导的始终必然只是位于中上层的少数人。
为什么大部分码农做不了架构师
1:码农分为真的能写代码的,以及自认为能写代码的。
2:真的能写代码的码农又分为自认为写的不错的,以及真的还不错的。
3:真的能写不错代码的码农又分为会钻研会不断优化的,以及安于现状的。
4:会钻研的码农又分为喜欢广度了解新技术蜻蜓点水的,以及深入钻研用到知识的。
了解广度的码农又有少部分愿意深入某些技术,喜欢深入研究的又往往缺乏广度知识。
5:极少深度广度都关注的码农又分为为技术而技术和为业务而技术的。
纯为技术而技术的码农在国内的软件行业需求太少,且需求的往往不是应用软件领域了。
6:为业务而技术的深度广度都了解的码农,又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。
7:而沟通好的,又有一部分当PM去了。
8:然后剩下的,又有一部分慢慢脱离实际开发(不再做任何实现)或者开始依靠拿各种中间件搭积木来作为“架构”手段。
9:除去这些,剩下对业务有一定了解,对技术广度上有多种涉猎,深度上对部分技术研究彻底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考虑问题足够细致全面。
10:细致全面善于沟通,技术上深度广度都没问题,又喜欢这个工作,还会不时做底层实现,从业务和开发两个角度出发,搭出“架构”来是为了开发效率,为了运行效率,为了开发质量,为了业务灵活和运行稳定,为了维护方便等等这样的人,个人认为可以称为“架构师”。
而真能满足这种需求的,别说10%的比例,1%能不能达到我也持怀疑态度。其实现在的“架构师”大多数都停留在这些层次,甚至很多达到一半的层次就当上架构师了。
知识结构的缺陷
很多程序员写了一辈子代码,却依然不知道框架的底层原理,无法突破瓶颈,踏入架构师的门槛。因此我总结了一些知识体系,专门录制了一些架构的底层原理,与源码分析的视频,帮助一些程序员突破瓶颈,进入架构师初级门槛。进群可免费获取这些视频454377428
下面是架构的知识体系结构图:
分布式专题
微服务架构
性能优化
双十一电商项目实战
源码分析
团队协作
想要学习交流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个人资料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
作者:weixin_39851048
来源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9851048/article/details/114887079
版权声明:
1、JavaClub(https://www.javaclub.cn)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由作者投稿、网友推荐和小编整理收藏优秀的IT技术及相关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、程序等,其均来自互联网,本站不享有版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、本站提供的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,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,不得侵犯相关权利人及本网站的合法权利。
3、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,请及时通知本站(javaclubcn@163.com)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及时予以删除。